交易所爆雷!老牌 Tradeogre 失聯遭法院點名,用戶恐損失數千萬美元

加密貨幣圈再傳交易所惡性倒閉!成立近十年的老牌免 KYC 交易所 Tradeogre(食人魔交易所) 自 6 月起網站失聯,近期法院文件更揭露:無法找到該平台的實體營運地址。資深用戶推測,若真為捲款跑路事件,恐有數十萬用戶受害,損失金額或高達數千萬美元。

從「信譽老牌」到全面失聯

Tradeogre 自 2017 年營運至今,一直以「免 KYC、上幣快、支持 PoW 山寨幣」著稱,吸引大量「加密自由派」用戶。然而,今年 6 月起,該平台停止更新社群媒體,7 月更傳出網站無法登入,用戶求助無門。

近期紐澤西州法院文件首次提及 Tradeogre,指出無法找到其實體地址,並引用原告指控該交易所涉及 70 筆遭釣魚的 BTC 交易,損失高達 353 BTC。

資深用戶震驚:或涉數十萬人、損失數千萬美元

長期用戶「阿龍」表示,Tradeogre 在早期免 KYC 交易所中屬於「信譽較好」的一批,從 2020 年前的十幾萬用戶,可能在倒閉前已累積至 50 萬註冊用戶。

他推測,許多用戶將山寨幣轉入平台後,因流動性不足留下零頭未提領,平均每人可能有數十美元餘額,累計損失恐超過 2,000–3,000 萬美元。

免 KYC 模式的雙刃劍

(來源:Tradeogre)

Tradeogre 主打免 KYC、快速上幣,曾是 PoW 代幣(如 Kaspa、ALPH、Qubic)與早期 ICO 幣的首發地,日交易量一度達 31 BTC。

然而,免 KYC 也意味著高度匿名與監管真空。據網友爆料,該平台疑似由俄羅斯團隊經營,經常更換聯絡方式,增加追查難度。

加密自由與安全風險的平衡

雖然部分用戶認為 KYC 能降低跑路風險,但也有人指出,免 KYC 是吸引用戶的核心原因之一。這類平台提供了資產轉移與隱私保護的便利,但同時放大了惡性倒閉、求償無門的風險。

專家提醒,使用免 KYC 交易所時,應:

1、交易後立即提幣,避免長期存放資產於交易所。

2、保存交易紀錄,以備爭議時舉證。

3、分散資產,降低單一平台倒閉帶來的損失。

结语

Tradeogre 的失聯事件,再次為加密市場敲響警鐘。即便是營運多年的「老牌」交易所,也可能在缺乏監管與透明度的情況下瞬間崩塌。對投資者而言,理解免 KYC 平台的便利與風險,並採取資產保護措施,才是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的關鍵。更多即時交易所安全資訊與市場分析,請關注 Gate 官方平台。

BTC-0.27%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