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爲偶像應援 · Gate送你直達 Token of Love! 🎶
家人們,現在在Gate廣場爲 打 Token of Love CALL,20 張音樂節門票等你來瓜分!🔥
泫雅 / SUECO / DJ KAKA / CLICK#15 —— 你最期待誰?快來一起應援吧!
📌 參與方式(任選,參與越多中獎幾率越高!)
1️⃣ 本帖互動
點讚 & 轉發本帖 + 投票你最愛的藝人
評論區打出 “我在 Gate 廣場爲 Token of Love 打 Call !”
2️⃣ 廣場發帖爲 TA 打 Call
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發帖內容任選:
🎵 最想現場聽到的歌 + 心情宣言
📣 應援口號(例:泫雅女王衝鴨!Gate廣場全員打 Call!)
😎 自制表情包/海報/短視頻(加分項,更容易中獎!)
3️⃣ 推特 / 小紅書發帖打 Call
同樣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內容同上,記得回鏈到表單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008
🎟️ 獎勵安排
廣場優質發帖用戶:8張門票
廣場幸運互動用戶:2張門票
Twitter 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小紅書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 優質帖文將根據文章豐富度、熱度、創意度綜合評分,禁止小號水貼,原創發帖更易獲獎!
🕒 8
幾百美元變26萬,獨立礦工頻頻「中獎」,挖礦又成香餑餑?
上周,又有一位獨立比特幣礦工成功打包一個區塊,並獲得了 3.125 枚比特幣的獎勵,(包括交易手續費在內)總價值近 26 萬美元。而這僅是近幾個月內多起獨立礦工「中獎」的案例之一。
那麼,這位礦工僅僅是憑運氣嗎?獨立挖礦正在越來越常見嗎?普通人買一臺入門級礦機是否也能靠着並不充足的算力成功挑戰那些大型礦企?
答案不盡相同。雖然近期「獨立礦工」(這裏泛指個人愛好者或者一些低調挖礦的小團體)成功打包區塊的次數確實有所增加,但增長幅度有限,並且不太可能大幅飆升。
獨立挖礦企業 Optiminer 的 CEO Scott Norris 直言:獨立挖礦仍然像是在「買彩票」。
據數據顯示,2022 年通過 Solo CKPool(一個允許匿名用戶無需運行完整節點也可挖礦的服務平台)成功打包區塊的次數是 7 次;2023 年增加到 12 次;2024 年這個數字達到了 16 次。
值得注意的是,Solo CKPool 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礦池。盡管名字中有「Pool」,但它只是提供一個接入點。礦工一旦找到區塊,就可以自己拿走絕大部分獎勵。不過,這並不代表通過 Solo CKPool 挖出區塊的就是一個人坐在他的臥室用極低的算力挖出來的。X 上有些人對此誤解較大,甚至在沒有數據支持的前提下大肆鼓吹這一觀點。
當前的礦池行業仍由幾個巨頭主導,例如 Foundry、AntPool 和 F2Pool。礦工們通常會接入這些大礦池、共享算力、按比例分配收益。而通過 Solo CKPool 接入的礦工能自己保留幾乎全部的獎勵。
隨着比特幣網絡持續發展,想要找到區塊所需的算力和資源也越來越多。因此,大部分挖礦活動早已是工業化運作,由上市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運營。部分比特幣核心擁護者認爲這不利於比特幣的去中心化。
如今,一些像 Bitaxe 和 FutureBit Apollo 等售價在 200 到 500 美元之間的業餘挖礦設備,正在受到比特幣極端主義者的青睞。今年 1 月,一臺 FutureBit Apollo 成功挖出一個區塊——不過這是在一個非營利組織向其捐贈了算力的前提之下。匿名礦工 Econoalchemist 當時在 X 上寫道該組織的目標是「打破專有礦業帝國,讓比特幣和自由技術變得人人可用」。
盡管成功概率極低,但或許正是因爲「業餘礦工」數量的增多推動了個人挖礦成功率的明顯漲。Econoalchemist 指出,近年來獨立礦工的成功趨勢越來越明顯。「每隔一段時間(並且正在越來越頻繁),就會有一臺小設備,比如 Bitaxe,悄悄地在某個家庭的角落跑着,然後突然擊中一個區塊,」他說。
Optiminer 的 Norris 補充指出,其實也可能是某些大型機構在不接入大礦池的情況下,用自己的算力挖出了區塊——形式上看似「獨立」,但實際並不是個體行爲。
就連總部在德州休斯頓、銷售 Bitaxe Gamma 等挖礦設備的 Solo Satoshi 公司官網也寫道,使用一臺 180 美元、哈希率爲 1.2 TH/s 的 Bitaxe 礦機,每天挖出一個區塊的概率僅爲 0.00068390%。
但其創始人 Matt Howard 表示,投身獨立挖礦,並不一定是爲了賺錢。「主要目標是推動去中心化。找到區塊並獲得比特幣只是附帶的獎勵。」他說,「對比特幣極端主義者來說,挖礦必須要去中心化。」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