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 機票+酒店一站式預訂,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
所以說,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 💕
現在廣場開啓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動,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 使用體驗!💡
🌴 參與方式:
1️⃣ 在【廣場】帶話題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發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
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訂酒店的奇妙體驗
放放省錢/使用攻略,讓大家省到笑出聲
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獎勵安排,走起:
🏆 優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營套裝
🎖️ 熱門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乾套裝
🎉 幸運參與獎(5 名):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
*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100 合約體驗券,旅行速乾套裝 以 $50 合約體驗券折算,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30合約體驗券折算。
📌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
📌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禁止小號刷貼,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LayerZero與Polyhedra Network戰略合作集成zkLightClient,共同推出零知識證明跨鏈消息傳遞客戶端
根據LayerZero官方社交平台消息,LayerZero 已集成Polyhedra Network 團隊輸出的零知識證明輕客戶端,集成的零知識證明運用於LayerZero 將提升其支持的所有鏈在跨鏈互操作性上的安全性、性能並降低成本,促進統一的跨鏈互操作數字資產生態發展。
1. 用ZKP 解決跨鏈互操作性
LayerZero 是一種全鏈互操作協議,支持跨鏈消息傳遞。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的應用(去中心化應用)可以使用LayerZero 協議無縫地連接到30 多個其支持的區塊鏈。這允許dApp 用戶安全、高效地與跨鏈資產進行交互。
Polyhedra Network 正通過利用先進的零知識證明(ZKP)技術構建Web3 互操作性的下一代基礎設施。 Polyhedra Network 團隊設計並開發了基於LayerZero 協議的Polyhedra zkLightClient 技術,這是一種為Layer-1 和Layer-2 區塊鍊網絡的互操作性提供安全和高效的跨鏈基礎設施的前沿解決方案。
2.將Polyhedra zkLightClient 技術集成到LayerZero
Polyhedra 的zkLightClient 技術已經完全集成到LayerZero 的消息協議中,因此應用開發者可以無障礙地使用零知識證明技術。開發者可以通過LayerZero 廣泛的開發者工具和社區支持,輕鬆地使用zkLightClient 在LayerZero 之上構建跨鏈應用。
LayerZero 的ULNv2 驗證庫依賴兩部分內容:Oracle 和Relayer,以在鏈上端點之間傳遞信息。當LayerZero 從鏈A 向鏈B 發送信息時,信息會通過鏈A 上的端點路由到ULNv2 驗證庫。 ULNv2 庫會通知Oracle 和Relayer 信息以及其目標鏈。 Oracle 將數據包的哈希值轉發到鏈B 上的端點,Relayer 提交數據包以在鏈上對其哈希進行驗證並傳送信息。
鏈上輕客戶端允許發送鏈的驗證器集合向接收鏈證明在他們鏈上發生的事情。輕客戶端通過與其他庫結合,為LayerZero 消息協議增加了更強的安全性。由於存在大量的交易日誌(對證明來說是必需的,但對應用本身來說則不需要),鏈上交易驗證的成本過高,對於每對連接到以太坊的鏈來說,每天可能高達5000 萬到1 億美元。
Polyhedra Network 所構建的基於LayerZero 的zkLightClient 技術利用ZKP 技術的壓縮能力,通過使用高效的ZKP 協議大幅減少了鏈上驗證的延遲並降低成本。此外,多個交易驗證可以批量處理成一個零知識證明來進一步降低成本。
3. 實現零知識證明跨鏈互操作
LayerZero 和Polyhedra Network 之間的零知識證明合作將LayerZero 全新升級為ZK LayerZero,這是首個零知識證明輕客戶端、零知識證明跨鏈消息傳遞及零知識證明預言機,為區塊鏈構建一個零知識證明、安全、高效和成本效益的互操作生態系統。
在未來,LayerZero 和Polyhedra Network 將在零知識證明技術運用在跨鏈互操作方面進行廣泛合作,通過零知識證明提升跨鏈互操作的安全性、性能,並降低跨鏈互操作的成本,從而發揮出整個區塊鍊和Web3 世界互操作性的全部潛力,這項合作將對雙方以及整個Web3 的互操作性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