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無產階級最大的問題之一是眼界太低,我們需要高屋建瓴地看待大學這個問題。
大學是教人怎麼做生意,發財,出人頭地的嗎?如果是,那麼大學裡面應該有“董事長系”,“創業系”,可是沒有。大學是資本主義社會培養無產階級白領的地方,用來給資產階級打工,繼續當無產階級,你看那些系,哪個不是給別人打工的?如建築師,會計師,程式設計師,不都是不掌握生產資料的無產階級嘛?
在資本主義社會,無產階級是沒有好日子過的。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如中美歐日,後50%的人口的財產只佔全社會的3-5%。前10%佔50%至70%,也就是說大中小資本家佔有全社會大部分財產,佔人口一半的底層人民是一無所有的。所以說,如果你把大學理解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騙局,用來馴化無產階級,給無產階級一個虛幻的希望,然後繼續做牛做馬,是不會太偏離事實的。
為什麼說是騙局?它讓年輕人以為上好大學是成為人生贏家,發大財的正確途徑。實際上你一路上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北大清華,出國留洋,最後的社會地位,財富,很可能還不如你們樓下開麵館的(如我在北京方莊樓下開麵館的老闆90年代就開上了三菱跑車),不如啥學歷也不需要的房地產中介,不如在正確時間炒房的炒家,不如有各種神通賺錢的社會達人如網紅。我當年去了麻省理工,史丹福的天才同學們沒一個混成資產階級,我敢說沒一個有2千萬以上資產。最慘的是被徹底忽悠的無產階級,一路讀到搏死階段的。讀到搏死階段的很多是有才能的年輕人,學業一路優異,可惜被忽悠得太深,中毒太深,以致安家立業都成了問題。
之前有個問題,「如何看待清華北大畢業生買不起學區房」嗎?這就是典型被大學騙局蒙蔽了,沒有認清自己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地位,認為自己是社會精英,而實際上資本主義社會只有大中小資本家,即財富排名前10%的人才是社會精英。無產階級都是僕人,僕人,僕人!要是在大英帝國時代,依資產決定投票權,無產階級沒有資產,也就沒有投票權,不算是社會菁英。凡是不靠錢/資本賺錢的都是無產階級。大家覺得北京的學區房,甚至北京的房地產是誰買的?誰該有份兒?我把問題換一下,飛機商務艙是誰坐的?這樣大家就明白了。北京的房地產和飛機商務艙一樣,是全國各地的各種大中小資本家的禁臠。你們北大清華畢業的有沒有自己掏錢當商務艙的?一個做得好的早點攤老闆,爆掉2,3個清華北大畢業的白領是不在話下的,所以小老闆們的社會地位絕對要排在重點大學畢業的白領前面。
發財,出人頭地就好比古代的帝王之術,沒人教你,得自己琢磨,而且需要獨闢蹊徑。一般來說,還需要有賭徒的勇氣。巨大的收益往往伴隨著這巨大的風險,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是有賭徒的勇氣的,可以孤注一擲,成則呼風喚雨,敗則跳樓逃債。能成就大事業的一般是這種人。古話說,秀才造反,3年不成。書讀多了就會瞻前顧後,人生的軌跡更接近機率常態分佈的中線,而成就大事業是小機率事件,偏離常態分佈的中線。再加上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往往在無產階級檔次中有中上等的工作,那麼其離職搞生意的機會成本就比底層的人要高很多,這也導致了為什麼大資本家往往都不是學校裡面出來的精英。黃光裕當年要是能在機關混個工作,還會出來擺攤嗎?精英創業的機會成本太高。
大學的科目都是培養無產階級螺絲釘的,不是培養個體小老闆的,那麼你們畢業以後,即使想創業,也沒有可以創業的一技之長。如你當初在中專學個理髮,你10年內一定可以自己開店,那麼你每年賺的錢都歸你自己了。哪一門大學科目可以讓你自己創業的?什麼?學馬雲拉投資創業,或找VC?你以為你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