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广场家人们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经上线~ 机票+酒店一站式预订,还能用加密货币直接付款 💸
所以说,你的钱包和你的旅行梦终于可以谈恋爱了 😎 💕
现在广场开启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动,邀你来秀旅行灵感 & 使用体验!💡
🌴 参与方式:
1️⃣ 在【广场】带话题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发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岛 or 网红打卡点都行)
讲讲用 Gate Travel 订票/订酒店的奇妙体验
放放省钱/使用攻略,让大家省到笑出声
或者直接写一篇轻松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奖励安排,走起:
🏆 优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营套装
🎖️ 热门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干套装
🎉 幸运参与奖(5 名):Gate 国际米兰旅行小夜灯
*海外用户 旅行露营套装 以 $100 合约体验券,旅行速干套装 以 $50 合约体验券折算,国际米兰旅行小夜灯以 $30合约体验券折算。
📌 优质内容将有机会得到官方账号转发翻牌提升社区曝光!
📌 帖文将综合互动量、内容丰富度和创意评分。禁止小号刷贴,原创分享更容易脱颖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香港稳定币凉了嘛?
最近稳定币牌照的消息进一步发酵:只有金融机构才拿到牌,大厂退出的消息满天飞。
消息人士之外,我们回到几个最基础的问题,就监管文件和实操体感聊一聊
太长不看版:
• 按照香港法规KYC/钱包实名=依赖金额触发 + 三个持牌机构(发行人,银行和交易所)角色分工,不是先验拦路虎。而香港在实际沟通上的确对于发行人的实名验证要求更严苛。
• 在是否钱包实名验证上,香港,新加坡和欧盟要求是高度相似的。香港并不是特例! 另香港钱包的监管主体(SFC)和稳定币监管主体(HKMA) 是有区别的。而新加坡是都是MAS。
• 大厂实名KYC/AML的支付系统用于电子钱包/卡支付早已铺好,而此链下能力影射到链上需要时间和额外合规成本。
• 欧盟和美国是要求必须是已持有牌照的金融机构才可以申请稳定币牌照,拦下了很多申请者。新加坡香港目前没有明示。
Q1. 香港是不是要求「所有个人都必须做 KYC / 钱包实名」?
答:
仅当单笔或累计转账 ≥ 8 000 HKD(≈ 1 020 USD)时,发行人 / 交易所 / 银行三者中任一方必须完成 KYC + 自托管钱包控制权验证。
小额(< 8 000 HKD)可简化,但遇制裁或高风险必须补全信息。
如银行或大型交易所已做尽调,小型发行人可依赖其结果,避免重复收集。
➡ 并非人人先实名,而是金额触发 + 分工合作。
Q2. 香港的稳定币监管是否比欧盟、新加坡都更严格?
要分维度:
• 资本金 / 储备:香港最苛(净资产 ≥ 5 000 万 HKD,储备 80 % 现金)。
• AML 阈值:香港 8 000 HKD,比欧盟 / 新加坡 1 000 EUR/SGD 宽松。
• 技术治理:香港强制 freeze;新加坡另加 claw-back;欧盟要求链上可追溯。
结论:各有侧重,没有“全面最严”。
Q3. USDT、USDC 还能继续用吗?(重点来了)
核心:三地都能流通,但监管身份不同
1. 欧盟(MiCA)
• Circle 已成为合规稳定币,可继续在所有欧盟交易所挂牌。
• Tether 尚未公开申请;交易平台已下架 USDT
2. 新加坡(PSA / Stablecoin Notice)
• 目前两者都是“一般 DPT”,可自由使用。
• 若想以“受监管稳定币”头衔销售,发行方需在新加坡设立实体并获 MAS 牌照——Circle、Tether 均尚未完成。
3. 香港(HKMA 稳定币牌照)
• 香港零售用户目前在持牌交易所基本无法使用 USDT/USDC,只能走合规 OTC/链上 P2P,且 2026 年后未持牌币种在法币通道上将面临更大收紧风险。
Q4. 大型平台会因“无法实名制”而申请受阻吗?
基本不会。
• 头部平台早有全球 KYC / AML 基础设施;
• 钱包地址可通过链下实名 + 链上签名绑定;
• 香港允许依赖第三方尽调,银行或合规服务商可批量提供钱包验证。
真正挑战在于链上链下能力打通,多国打通。
Q5. 三地还有哪些“特例”或喘息空间?
香港:≤ 2 000 用户或 ≤ 1 亿 HKD 流通量,可申请 Regulatory Sandbox。
新加坡:2025-06 咨询稿提出 Pilot Programme,额度有限且 MAS 点名制。
欧盟:极小规模 CASP 可用轻量流程,但仍得注册并遵守 TFR。
窗口在收紧——新加坡把阈值降到 1 000 SGD,香港暗示很紧
Q6: 是否只有已经持牌金融机构才能申请稳定币?
美国“天才法案”把口子锁得最死:没有金融牌照 = 不得发行支付型稳定币。
欧盟要求必须是已持有牌照的EMI机构才可以申请稳定币牌照,拦下了很多人。新加坡香港目前没有明示。